Buffalo LS-WVL/E上安装git

所需工具

PuTTY.exe

acp_commander

一。改机root
1. 在盘位1装上一块全新硬盘(没分区的盘)。

2. 启动NAS,然后按下机器后面function,这会把机器还原为出厂设置并格式化硬盘(慎:这会清除硬盘上的所有数据,如果你的硬盘上有数据,要先备份)。过了几分钟,设置完成后NAS自动重启。打开浏览器,输入NAS的地址(默认是192.168.1.100),如果能打开设置界面,就表示NAS准备就绪了。

不能进入先需安装系统- NASNAVI
点击NASNAVI软件的REFRESH,刷新会提示找到带有EM字样的NAS图标,此时NAS会显示NAS获取到的IP,暂时还不能访问到NAS的页面。如果提示更改IP,请直接取消,因为NAS已经从路由器上获得了IP。确认IP为以前路由器分配的以后,进入下一步。

安装系统-上传系统进入解压好的固件目录内,运行LSUpdater.exe,上传(UPDATE)固件,稍等即可。此过程可能持续20分钟。直到提示升级成功。

安装系统-改LSUpdater.ini【可选,改了以后记得重新打开LSUPDATER.EXE】

  1. [Application]
  2. Title = BUFFALO LinkStation Series Updater Ver.1.70
  3. WaitReboot = 1200
  4. WaitFormat = 600
  5. WaitFileSend = 600
  6. WaitDiscover = 120
  7. [Target]
  8. ProductID = 0x00000011
  9. ProductID2 = 0x00000012
  10. ProductID3 = 0x00000013
  11. ProductID4 = 0x00000014
  12. ProductID5 = 0x00003006
  13. ProductID6 = 0x00003007
  14. ProductID7 = 0x00000015
  15. ProductID8 = 0x00000016
  16. ProductID9 = 0x00003008
  17. ProductID10 = 0x00004001
  18. ProductID11 = 0x00000017
  19. ProductID12 = 0x00000019
  20. ProductID13 = 0x00000020
  21. ProductID14 = 0x00003010
  22. Name = LinkStation
  23. [Flags]
  24. VersionCheck = 0
  25. NoFormatting = 0

复制代码

VersionCheck = 1————1表示检查版本、0表示不检查版本,0用于降级
NoFormatting = 1———–1表示不格式化硬盘、0表示格式化硬盘

3. 准备一台windows机器,关闭windows防火墙。安装jre,地址http://java.com/zh_CN/download/manual.jsp

4. 下载acp_commander.jar。打开windows命令行,切换到acp_commander.jar所在的目录,输入以下命令以测试机器能否破解

java -jar acp_commander.jar -t 192.168.1.100 -ip 192.168.1.100 -pw password -c “ls /”
注意-pw后的参数”password”是web设置界面admin用户的登录密码,默认就是password,如果成功的话就能看到输出的根目录列表了!

5. 把root密码改为123456,你也可以改成别的。

java -jar acp_commander.jar -t 192.168.1.100 -ip 192.168.1.100 -pw password -c “(echo sweetopen;echo sweetopen)|passwd”
6. 修改sshd设置以允许root用户登录

java -jar acp_commander.jar -t 192.168.1.100 -ip 192.168.1.100 -pw password -c “sed -i ‘s/PermitRootLogin no/PermitRootLogin yes/g’ /etc/sshd_config”
7. 修改sshd设置,关闭PAM

java -jar acp_commander.jar -t 192.168.1.100 -ip 192.168.1.100 -pw password -c “sed -i ‘s/UsePAM yes/UsePAM no/g’ /etc/sshd_config”
8. 重启ssh服务

java -jar acp_commander.jar -t 192.168.1.100 -ip 192.168.1.100 -pw password -c “/etc/init.d/sshd.sh restart”
现在你可以用ssh登录LS-WVL了。

(注:以上几条命令可能会出错,注意看屏幕输出。如果对还有什么疑问,可以参考这篇文章http://i.592.net/?post=360,或者google一下,网上有很多关于改机的文章。)

二。安装git软件
1. 用PuTTY登录LS-WVL/E(默认地址192.168.1.100),用户root,密码是你在第一部分的步骤5设置的。

2.输入以下命令:

mkdir /mnt/disk1/temp
cd /mnt/disk1/temp
wget http://ipkg.nslu2-linux.org/feeds/optware/cs08q1armel/cross/stable/ls-mvkw-bootstrap_1.2-7_arm.xsh
sh ./ls-mvkw-bootstrap_1.2-7_arm.xsh

做了阵列的

mkdir /mnt/array1/tmp
cd /mnt/array1/tmp/
wget http://ipkg.nslu2-linux.org/feeds/optware/cs05q3armel/cross/stable/teraprov2-bootstrap_1.2-7_arm.xsh
sh ./teraprov2-bootstrap_1.2-7_arm.xsh

ipkg update
ipkg upgrade
ipkg install git
三。配置
这部分操作是创建并配置好一个用户,使其能通过ssh登录系统,专门用于进行git相关操作

1. 以root登录,创建git用户

groupadd git(创建组git)
useradd -g git -m git(创建用户git,属于组git,同时创建用户主目录/home/git)
passwd git(设置git用户密码)
然后根据提示输入两遍密码

2. 修改ssh服务器的配置文件/etc/sshd_config,输入

vi sshd_config
然后编辑如下参数设置

StrictModes no(如果.ssh目录及相关文件的权限和拥有人owner等都能严格正确设置,可以设为yes)

UsePrivilegeSeparation no(这是必须的,否则git用户无法登录)

PermitUserEnvironment yes(必须的,使ssh加载用户自定义的环境配置文件)

3. 配置git用户环境变量文件,设置PATH(如果不设置好用户的PATH,运行git命令将提示”command not found”)。

输入如下命令:

cd /home/git(进入用户git的主目录)
mkdir .ssh
echo PATH=/mnt/disk1/.optware/bin:/opt/bin:/opt/sbin:/bin:/sbin:/usr/bin:/usr/sbin:/usr/local/bin:/usr/local/sbin >> .ssh/environment

echo PATH=/mnt//array1/.optware/bin:/opt/bin:/opt/sbin:/bin:/sbin:/usr/bin:/usr/sbin:/usr/local/bin:/usr/local/sbin >> .ssh/environment
chown -R git.git .ssh(更改.ssh目录及其中文件的owner为用户git)
chmod 700 .ssh(更改.ssh目录的权限)
chmod 600 .ssh/environment
4. 创建git项目的存储目录。输入命令

mkdir -m 777 /mnt/disk1/gits(创建目录gits来存放所有的git项目,权限777)

mkdir -m 777 /mnt/array1/gits
5. 重启sshd(见第一部分步骤8),然后用PuTTY以git用户登录,应该就能登上了。

四。测试
1.通过ssh以用户git登录,创建一个git项目testproj。输入命令

mkdir /mnt/disk1/gits/testproj.git(创建项目的目录)
cd /mnt/disk1/gits/testproj.git
git init –bare(初始化git仓库)
2. 在windows客户机上安装tortoiseGit和mysisgit并设置好,你就可以从服务器上clone项目testproj了。(具体操作不在本文讨论范围,请自行google之)

如果客户机是linux或mac,并且安装好了git,你可以直接输入命令

git clone git@192.168.1.100:/mnt/disk1/gits/testproj.git
回车后输入用户git的密码,就把testproj项目给clone下来了

五。其它
一开始我按照网上的很多教程root后,发现只有root用户能够通过ssh登录,其它用户都不能登录。经过几天在网上苦苦的搜寻,终于找到了原因和解决办法:ssh服务器在底层使用了sftp这个工具,这个工具有一个配置文件/etc/sftponly_config,这个配置文件里禁止了用户(在Buffalo LS-WVL的Web配置页面能看到的所有用户和组)的ssh登录,而且这个配置文件每次ssh服务器启动时都会重新生成,所以你改这个配置文件也没有用。
解决办法有两个:
1. 既然在Web配置页面能看到的所有用户和组(默认有用户admin,guest,组包括admin,guest,hdusers)都不能ssh登录,那么Web配置页面里看不到的用户和组,不就不受这个限制了吗。所以解决方法就是通过ssh以root登录,新建一个组git,然后再创建一个用户git,使其属于这个新建的组(创建用户时如果不指定其所属的组,就默认属于hdusers组,这个是配置文件/etc/sftponly_config里面禁止ssh登录的),这样这个用户git就可以登录了。(具体操作见上文第三部分步骤1)
2. 第二个解决方法就是想办法修改这个配置文件/etc/sftponly_config。打开ssh服务器的启动脚本/etc/init.d/sshd.sh,你可以在启动ssh服务器的代码前找到这样一行“nas_configgen -c sftp”,就是这行代码重新生成了配置文件/etc/sftponly_config,只要在这一行后面再加一行代码,把sftponly_config改一改,把所有的”allowssh no”全部改成”allowssh yes”,问题不就解决了吗。
(事实上这是我最开始找到的办法,但是由于操作比较复杂,而且有一定的安全隐患,所以还是建议使用第一个解决方法)
用vi来编辑/etc/init.d/sshd.sh,输入以下命令

vi /etc/init.d/sshd.sh
移动光标,在sshd_start()方法中找到“nas_configgen -c sftp”这一行,将光标移至行末,按a键,然后在这行之后插入一行:

sed -i ‘s/allowssh no/allowssh yes/g’ /etc/sftponly_config
按ESC键,输入”:wq”(双引号中间的3个字母)然后回车,这就保存退出了。

express

apt install node-express-generator
npm install -g express-generator
npm -g install express
express -V

错误:在项目目录执行 npm install express 或 npm link express

npm -g install serve-index
npm -g install socket.io
npm install -g forever

运维
npm i pm2 -g
pm2 init
pm2 start ecosystem.config.js

pm2 list
pm2 restart xxxx
pm2 log

mediasoup安装

下载
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versatica/mediasoup-demo.git

cd mediasoup-demo

git checkout v3

 app客户端
broadcasters广播推流
server服务器端,媒体服务(管道通信)与信令服务

配置服务器

cd server

npm install

cp config.example.js config.js

// Listening hostname (just for gulp live task).
domain : process.env.DOMAIN || ‘localhost‘,
// Signaling settings (protoo WebSocket server and HTTP API server).
https :
{
listenIp : ‘0.0.0.0’,
// NOTE: Don’t change listenPort (client app assumes 4443).
listenPort : process.env.PROTOO_LISTEN_PORT || 4443,
// NOTE: Set your own valid certificate files.
tls :
{
cert : process.env.HTTPS_CERT_FULLCHAIN || ${__dirname}/certs/<strong><span style="color: #ff0000;">fullchain.pem</span></strong>,//证书
key : process.env.HTTPS_CERT_PRIVKEY || ${__dirname}/certs/<span style="color: #ff0000;"><strong>privkey.key</strong></span> //证书
}
},

// See https://mediasoup.org/documentation/v3/mediasoup/api/#WebRtcTransportOptions
webRtcTransportOptions :
{
listenIps :
[
{
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LISTEN_IP || ‘1.2.3.4′,  //服务器IP或0.0.0.0,浏览器的传输
announced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ANNOUNCED_IP
}
],
initialAvailableOutgoingBitrate : 1000000,
minimumAvailableOutgoingBitrate : 600000,
maxSctpMessageSize : 262144,
// Additional options that are not part of WebRtcTransportOptions.
maxIncomingBitrate : 1500000
},

// See https://mediasoup.org/documentation/v3/mediasoup/api/#PlainRtpTransportOptions
plainRtpTransportOptions :
{
listenIp :
{
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LISTEN_IP || ‘1.2.3.4‘, //普通的传输
announced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ANNOUNCED_IP
},
maxSctpMessageSize : 262144
}

/启动server
npm start

//客户端安装 app目录
npm install
npm install -g gulp-cli
gulp live //客户端
gulp dist //生成发布目录/server/public

启动nodejs服务
node app.js
nohup node app.js &
forever start app.js 推荐此方式

调试
node –inspect-brk server.js
chrome://inspect
再根据需要设置断点

ubuntu重启、关机命令

重启命令 :
1、reboot
2、shutdown -r now 立刻重启
3、shutdown -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
4、shutdown -r 20:35 在时间为20:35时候重启

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重启的话,可以用shutdown -c命令取消重启

关机命令 :
1、halt 立刻关机(一般加-p 关闭电源)
2、poweroff 立刻关机
3、shutdown -h now 立刻关机
4、shutdown -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

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关机的话,可以用shutdown -c命令取消关机

 

1.shutdown

shutdown命令安全地将系统关机。
有些用户会使用直接断掉电源的方式来关闭linux,这是十分危险的。因为linux与windows不同,其后台运行着许多进程,所以强制关机可能会导致进程的数据丢失﹐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﹐甚至在有的系统中会损坏硬件设备。而在系统关机前使用shutdown命令﹐系统管理员会通知所有登录的用户系统将要关闭。并且login指令会被冻结﹐即新的用户不能再登录。直接关机或者延迟一定的时间才关机都是可能的﹐还可能重启。这是由所有进程〔process〕都会收到系统所送达的信号〔signal〕决定的。这让像vi之类的程序有时间储存目前正在编辑的文档﹐而像处理邮件〔mail〕和新闻〔news〕的程序则可以正常地离开等等。
shutdown执行它的工作是送信号〔signal〕给init程序﹐要求它改变runlevel。Runlevel 0被用来停机〔halt〕﹐runlevel 6是用来重新激活〔reboot〕系统﹐而runlevel 1则是被用来让系统进入管理工作可以进行的状态﹔这是预设的﹐假定没有-h也没有-r参数给shutdown。要想了解在停机〔halt〕或者重新开机〔reboot〕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﹐你可以在这个文件/etc/inittab里看到这些runlevels相关的资料。

shutdown 参数说明:

[-t] 在改变到其它runlevel之前﹐告诉init多久以后关机。
[-r] 重启计算器。
[-k] 并不真正关机﹐只是送警告信号给每位登录者〔login〕。
[-h] 关机后关闭电源〔halt〕。
[-n] 不用init﹐而是自己来关机。不鼓励使用这个选项﹐而且该选项所产生的后果往往不总是你所预期得到的。
[-c] cancel current process取消目前正在执行的关机程序。所以这个选项当然没有时间参数﹐但是可以输入一个用来解释的讯息﹐而这信息将会送到每位使用者。
[-f] 在重启计算器〔reboot〕时忽略fsck。
[-F] 在重启计算器〔reboot〕时强迫fsck。
[-time] 设定关机〔shutdown〕前的时间。

例如:

/sbin/shutdown -h now-----立即关机;
/sbin/shutdown -h 20:49----20:49分关机
/sbin/shutdown -h +10-----10分钟后关机
/sbin/shutdown -r now -----立即重启
/sbin/shutdown -r +10 ‘The system will reboot’----10分钟后系统重启并给每个登录用户发通知
/sbin/shutdown -k now ‘The system will reboot’----仅给每个登录用户发通知并不真关机

2.halt—-最简单的关机命令

其实halt就是调用shutdown -h。halt执行时﹐杀死应用进程﹐执行sync系统调用﹐文件系统写操作完成后就会停止内核。

参数说明:

[-n] 防止sync系统调用﹐它用在用fsck修补根分区之后﹐以阻止内核用老版本的超级块〔superblock〕覆盖修补过的超级块。

[-w] 并不是真正的重启或关机﹐只是写wtmp〔/var/log/wtmp〕纪录。
[-d] 不写wtmp纪录〔已包含在选项[-n]中〕。
[-f] 没有调用shutdown而强制关机或重启。
[-i] 关机〔或重启〕前﹐关掉所有的网络接口。
[-p] 该选项为缺省选项。就是关机时调用poweroff。

3.reboot

reboot的工作过程差不多跟halt一样﹐不过它是引发主机重启﹐而halt是关机。它的参数与halt相差不多。

4.init

init是所有进程的祖先﹐它的进程号始终为1﹐所以发送TERM信号给init会终止所有的用户进程﹑守护进程等。shutdown就是使用这种机制。init定义了8个运行级别(runlevel),init 0为关机﹐init1为重启。关于init可以长篇大论﹐这里就不再叙述。另外还有telinit命令可以改变init的运行级别﹐比如﹐telinit -iS可使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﹐并且得不到使用shutdown时的信息和等待时间。

5.poweroff

关机,在多用户方式下(Runlevel 3)不建议使用.

用n升级nodejs

# 全局安装n
$ npm install -g n
# 升级到最新稳定版
$ n stable
# 升级到最新版
$ n latest
# 升级到定制版
$ n v12.13.1
# 切换使用版本
$ n 7.10.0 (ENTER)

安装完之后node -v 之后发现还是之前的版本呢,那么看下面

输入单独一个n 回车,通过控制上下键来选择你想要使用的node版本噢

有些小伙伴通过上面三步已经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版本了,但是有些小伙伴还是不行,那么不要着急,究极绝招来了,就是改node的环境变量,哈哈哈,一听到环境变量是不是一点都不陌生,那么接着往下看吧

a. 首先which node 找到node的安装目录,并复制我这里用默认目录代替哈 /usr/local/n/versions/node/10.0.0

b. 然后vim /etc/profile 在环境变量最后结尾部分加上
export NODE_HOME=/usr/local/n/versions/node/10.0.0
export PATH=NODE_HOME/bin:PATH

c. 最后记得source /etc/profile 让环境变量生效就可以了噢

profile与bashrc

在一般的 linux 或者 unix 系统中, 都可以通过编辑 bashrc 和 profile 来设置用户的工作环境, 很多文章对于 profile 和 bashrc 也都有使用, 但究竟每个文件都有什么作用和该如何使用呢?

常见操作系统中的bashrc和profile

我们先来看一下常见的Linux系统中的bashrc和profile:

在CentOs中:

/etc/profile /etc/bashrc

~/.bashrc ~/.bash_profile

在Ubuntu,Debian中:

/etc/profile /etc/bash.bashrc

~/.bashrc ~/.profile

Shell的种类

在理解这些文件之前还需要了解Shell的 login(登入) 和 interactive(交互式) 模式.

login shell 和 no-login shell

Linux系统中shell分为很多种,比如bash,sh,zsh之类的,如果想要查看一个用户使用的是什么shell,可以通过finger [username]命令来查看。我们这里只说shell是bash的情况,因为如果是sh或者其他shell,显然不会运行bashrc的。

“login shell” 代表用户登入, 比如使用 “su -” 命令, 或者用 ssh 连接到某一个服务器上, 都会使用该用户默认 shell 启动 login shell 模式,该模式下的shell会去自动执行 /etc/profile 和 ~/.profile 文件,但不会执行任何的bashrc文件,所以一般在 /etc/profile 或者 ~/.profile 里我们会手动去 source bashrc 文件。

而 no-login shell 的情况是我们在终端下直接输入 bash 或者 bash -c “CMD” 来启动的 shell,该模式下是不会自动去运行任何的 profile 文件。

interactive shell 和 non-interactive shell

interactive shell 是交互式shell,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和用户交互的, 提供了命令提示符可以输入命令,该模式下会存在一个叫 PS1 的环境变量, 如果还不是 login shell 的则会去 source /etc/bash.bashrc 和 ~/.bashrc 文件。
non-interactive shell 则一般是通过 bash -c “CMD” 来执行的bash,该模式下不会执行任何的 rc 文件, 不过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

ubuntu wget安装和使用

sudo apt-get install wget

wget –version -> wget -V

 

1、使用wget下载单个文件

以下的例子是从网络下载一个文件并保存在当前目录

wget http://cn.wordpress.org/wordpress-3.1-zh_CN.zip

在下载的过程中会显示进度条,包含(下载完成百分比,已经下载的字节,当前下载速度,剩余下载时间)。

2、使用wget -O下载并以不同的文件名保存

wget默认会以最后一个符合”/”的后面的字符来命令,对于动态链接的下载通常文件名会不正确。
错误:下面的例子会下载一个文件并以名称download.php?id=1080保存

wget http://www.centos.bz/download?id=1
即使下载的文件是zip格式,它仍然以download.php?id=1080命令。
正确: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使用参数-O来指定一个文件名:

wget -O wordpress.zip http://www.centos.bz/download.php?id=1080

3、使用wget –limit -rate限速下载
当你执行wget的时候,它默认会占用全部可能的宽带下载。但是当你准备下载一个大文件,而你还需要下载其它文件时就有必要限速了。

wget –limit-rate=300k http://cn.wordpress.org/wordpress-3.1-zh_CN.zip

4、使用wget -c断点续传
使用wget -c重新启动下载中断的文件:

wget -c http://cn.wordpress.org/wordpress-3.1-zh_CN.zip
对于我们下载大文件时突然由于网络等原因中断非常有帮助,我们可以继续接着下载而不是重新下载一个文件。需要继续中断的下载时可以使用-c参数。

5、使用wget -b后台下载
对于下载非常大的文件的时候,我们可以使用参数-b进行后台下载。

wget -b http://cn.wordpress.org/wordpress-3.1-zh_CN.zip
Continuing in background, pid 1840.
Output will be written to `wget-log’.
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察看下载进度

tail -f wget-log

6、伪装代理名称下载
有些网站能通过根据判断代理名称不是浏览器而拒绝你的下载请求。不过你可以通过–user-agent参数伪装。

wget –user-agent=”Mozilla/5.0 (Windows; U; Windows NT 6.1; en-US) AppleWebKit/534.16 (KHTML, like Gecko) Chrome/10.0.648.204 Safari/534.16″ 下载链接

7、使用wget –spider测试下载链接
当你打算进行定时下载,你应该在预定时间测试下载链接是否有效。我们可以增加–spider参数进行检查。

wget –spider URL
如果下载链接正确,将会显示

wget –spider URL
Spider mode enabled. Check if remote file exists.
HTTP request sent, awaiting response… 200 OK
Length: unspecified [text/html]
Remote file exists and could contain further links,
but recursion is disabled — not retrieving.
这保证了下载能在预定的时间进行,但当你给错了一个链接,将会显示如下错误

wget –spider url
Spider mode enabled. Check if remote file exists.
HTTP request sent, awaiting response… 404 Not Found
Remote file does not exist — broken link!!!
你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使用spider参数:

定时下载之前进行检查
间隔检测网站是否可用
检查网站页面的死链接

8、使用wget –tries增加重试次数
如果网络有问题或下载一个大文件也有可能失败。wget默认重试20次连接下载文件。如果需要,你可以使用–tries增加重试次数。

wget –tries=40 URL

9、使用wget -i下载多个文件
首先,保存一份下载链接文件

cat > filelist.txt
url1
url2
url3
url4
接着使用这个文件和参数-i下载

wget -i filelist.txt

10、使用wget –mirror镜像网站
下面的例子是下载整个网站到本地。

wget –mirror -p –convert-links -P ./LOCAL URL
–miror:开户镜像下载
-p:下载所有为了html页面显示正常的文件
–convert-links:下载后,转换成本地的链接
-P ./LOCAL:保存所有文件和目录到本地指定目录

11、使用wget –reject过滤指定格式下载
你想下载一个网站,但你不希望下载图片,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。

wget –reject=gif url

12、使用wget -o把下载信息存入日志文件
你不希望下载信息直接显示在终端而是在一个日志文件,可以使用以下命令:

wget -o download.log URL

13、使用wget -Q限制总下载文件大小
当你想要下载的文件超过5M而退出下载,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:

wget -Q5m -i filelist.txt
注意:这个参数对单个文件下载不起作用,只能递归下载时才有效。

14、使用wget -r -A下载指定格式文件
可以在以下情况使用该功能

下载一个网站的所有图片
下载一个网站的所有视频
下载一个网站的所有PDF文件
wget -r -A.pdf url

15、使用wget FTP下载
你可以使用wget来完成ftp链接的下载。
使用wget匿名ftp下载

wget ftp-url

使用wget用户名和密码认证的ftp下载

wget –ftp-user=USERNAME –ftp-password=PASSWORD url

wget是在Linux下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,作者是Hrvoje Niksic,后来被移植到包括Windows在内的各个平台上。它有以下功能和特点:

(1)支持断点下传功能;这一点,也是网络蚂蚁和FlashGet当年最大的卖点,现在,Wget也可以使用此功能,那些网络不是太好的用户可以放心了;
(2)同时支持FTP和HTTP下载方式;尽管现在大部分软件可以使用HTTP方式下载,但是,有些时候,仍然需要使用FTP方式下载软件;
(3)支持代理服务器;对安全强度很高的系统而言,一般不会将自己的系统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,所以,支持代理是下载软件必须有的功能;
(4)设置方便简单;可能,习惯图形界面的用户已经不是太习惯命令行了,但是,命令行在设置上其实有更多的优点,最少,鼠标可以少点很多次,也不要担心是否错点鼠标;
(5)程序小,完全免费;程序小可以考虑不计,因为现在的硬盘实在太大了;完全免费就不得不考虑了,即使网络上有很多所谓的免费软件,但是,这些软件的广告却不是我们喜欢的;

wget虽然功能强大,但是使用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,基本的语法是:wget [参数列表] URL。下面就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wget的用法。

1、下载整个http或者ftp站点。
wget http://place.your.url/here
这个命令可以将http://place.your.url/here 首页下载下来。使用-x会强制建立服务器上一模一样的目录,如果使用-nd参数,那么服务器上下载的所有内容都会加到本地当前目录。

wget -r http://place.your.url/here
这 个命令会按照递归的方法,下载服务器上所有的目录和文件,实质就是下载整个网站。这个命令一定要小心使用,因为在下载的时候,被下载网站指向的所有地址同 样会被下载,因此,如果这个网站引用了其他网站,那么被引用的网站也会被下载下来!基于这个原因,这个参数不常用。可以用-l number参数来指定下载的层次。例如只下载两层,那么使用-l 2。

要是您想制作镜像站点,那么可以使用-m参数,例如:wget -m http://place.your.url/here
这时wget会自动判断合适的参数来制作镜像站点。此时,wget会登录到服务器上,读入robots.txt并按robots.txt的规定来执行。

2、断点续传。
当文件特别大或者网络特别慢的时候,往往一个文件还没有下载完,连接就已经被切断,此时就需要断点续传。wget的断点续传是自动的,只需要使用-c参数,例如:
wget -c http://the.url.of/incomplete/file
使用断点续传要求服务器支持断点续传。-t参数表示重试次数,例如需要重试100次,那么就写-t 100,如果设成-t 0,那么表示无穷次重试,直到连接成功。-T参数表示超时等待时间,例如-T 120,表示等待120秒连接不上就算超时。

3、批量下载。
如果有多个文件需要下载,那么可以生成一个文件,把每个文件的URL写一行,例如生成文件download.txt,然后用命令:wget -i download.txt
这样就会把download.txt里面列出的每个URL都下载下来。(如果列的是文件就下载文件,如果列的是网站,那么下载首页)

4、选择性的下载。
可以指定让wget只下载一类文件,或者不下载什么文件。例如:
wget -m –reject=gif http://target.web.site/subdirectory
表示下载http://target.web.site/subdirectory,但是忽略gif文件。–accept=LIST 可以接受的文件类型,–reject=LIST拒绝接受的文件类型。

5、密码和认证。
wget只能处理利用用户名/密码方式限制访问的网站,可以利用两个参数:
–http-user=USER设置HTTP用户
–http-passwd=PASS设置HTTP密码
对于需要证书做认证的网站,就只能利用其他下载工具了,例如curl。

6、利用代理服务器进行下载。
如果用户的网络需要经过代理服务器,那么可以让wget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文件的下载。此时需要在当前用户的目录下创建一个.wgetrc文件。文件中可以设置代理服务器:
http-proxy = 111.111.111.111:8080
ftp-proxy = 111.111.111.111:8080
分别表示http的代理服务器和ftp的代理服务器。如果代理服务器需要密码则使用:
–proxy-user=USER设置代理用户
–proxy-passwd=PASS设置代理密码
这两个参数。
使用参数–proxy=on/off 使用或者关闭代理。
wget还有很多有用的功能,需要用户去挖掘。

附录:

命令格式:
wget [参数列表] [目标软件、网页的网址]

-V,–version 显示软件版本号然后退出;
-h,–help显示软件帮助信息;
-e,–execute=COMMAND 执行一个 “.wgetrc”命令

-o,–output-file=FILE 将软件输出信息保存到文件;
-a,–append-output=FILE将软件输出信息追加到文件;
-d,–debug显示输出信息;
-q,–quiet 不显示输出信息;
-i,–input-file=FILE 从文件中取得URL;

-t,–tries=NUMBER 是否下载次数(0表示无穷次)
-O –output-document=FILE下载文件保存为别的文件名
-nc, –no-clobber 不要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
-N,–timestamping只下载比本地新的文件
-T,–timeout=SECONDS 设置超时时间
-Y,–proxy=on/off 关闭代理

-nd,–no-directories 不建立目录
-x,–force-directories 强制建立目录

–http-user=USER设置HTTP用户
–http-passwd=PASS设置HTTP密码
–proxy-user=USER设置代理用户
–proxy-passwd=PASS设置代理密码

-r,–recursive 下载整个网站、目录(小心使用)
-l,–level=NUMBER 下载层次

-A,–accept=LIST 可以接受的文件类型
-R,–reject=LIST拒绝接受的文件类型
-D,–domains=LIST可以接受的域名
–exclude-domains=LIST拒绝的域名
-L,–relative 下载关联链接
–follow-ftp 只下载FTP链接
-H,–span-hosts 可以下载外面的主机
-I,–include-directories=LIST允许的目录
-X,–exclude-directories=LIST 拒绝的目录

中文文档名在平常的情况下会被编码, 但是在 –cut-dirs 时又是正常的,
wget -r -np -nH –cut-dirs=3 ftp://host/test/
测试.txt
wget -r -np -nH -nd ftp://host/test/
%B4%FA%B8%D5.txt
wget “ftp://host/test/*”
%B4%FA%B8%D5.txt

由 於不知名的原因,可能是为了避开特殊档名, wget 会自动将抓取档名的部分用 encode_string 处理过, 所以该 patch 就把被 encode_string 处理成 “%3A” 这种东西, 用 decode_string 还原成 “:”,并套用在目录与档案名称的部分,decode_string 是 wget 内建的函式。

wget -t0 -c -nH -x -np -b -m -P /home/sunny/NOD32view/ http://downloads1.kaspersky-labs.com/bases/ -o wget.log

apt 和 apt-get的区别

apt和apt-get命令之间的区别

apt 命令 取代的命令 命令的功能
apt install apt-get install 安装软件包
apt remove apt-get remove 移除软件包
apt purge apt-get purge 移除软件包及配置文件
apt update apt-get update 刷新存储库索引
apt upgrade apt-get upgrade 升级所有可升级的软件包
apt autoremove apt-get autoremove 自动删除不需要的包
apt full-upgrade apt-get dist-upgrade 在升级软件包时自动处理依赖关系
apt search apt-cache search 搜索应用程序
apt show apt-cache show 显示装细节

当然,apt 还有一些自己的命令:

新的apt命令 命令的功能
apt list 列出包含条件的包(已安装,可升级等)
apt edit-sources 编辑源列表
  • apt 可以看作 apt-get 和 apt-cache 命令的子集, 可以为包管理提供必要的命令选项。
  • apt-get 虽然没被弃用,但作为普通用户,还是应该首先使用 ap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