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档2019年11月27日

mediasoup安装

下载
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versatica/mediasoup-demo.git

cd mediasoup-demo

git checkout v3

 app客户端
broadcasters广播推流
server服务器端,媒体服务(管道通信)与信令服务

配置服务器

cd server

npm install

cp config.example.js config.js

// Listening hostname (just for gulp live task).
domain : process.env.DOMAIN || ‘localhost‘,
// Signaling settings (protoo WebSocket server and HTTP API server).
https :
{
listenIp : ‘0.0.0.0’,
// NOTE: Don’t change listenPort (client app assumes 4443).
listenPort : process.env.PROTOO_LISTEN_PORT || 4443,
// NOTE: Set your own valid certificate files.
tls :
{
cert : process.env.HTTPS_CERT_FULLCHAIN || ${__dirname}/certs/<strong><span style="color: #ff0000;">fullchain.pem</span></strong>,//证书
key : process.env.HTTPS_CERT_PRIVKEY || ${__dirname}/certs/<span style="color: #ff0000;"><strong>privkey.key</strong></span> //证书
}
},

// See https://mediasoup.org/documentation/v3/mediasoup/api/#WebRtcTransportOptions
webRtcTransportOptions :
{
listenIps :
[
{
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LISTEN_IP || ‘1.2.3.4′,  //服务器IP或0.0.0.0,浏览器的传输
announced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ANNOUNCED_IP
}
],
initialAvailableOutgoingBitrate : 1000000,
minimumAvailableOutgoingBitrate : 600000,
maxSctpMessageSize : 262144,
// Additional options that are not part of WebRtcTransportOptions.
maxIncomingBitrate : 1500000
},

// See https://mediasoup.org/documentation/v3/mediasoup/api/#PlainRtpTransportOptions
plainRtpTransportOptions :
{
listenIp :
{
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LISTEN_IP || ‘1.2.3.4‘, //普通的传输
announcedIp : process.env.MEDIASOUP_ANNOUNCED_IP
},
maxSctpMessageSize : 262144
}

/启动server
npm start

//客户端安装 app目录
npm install
npm install -g gulp-cli
gulp live //客户端
gulp dist //生成发布目录/server/public

启动nodejs服务
node app.js
nohup node app.js &
forever start app.js 推荐此方式

调试
node –inspect-brk server.js
chrome://inspect
再根据需要设置断点

ubuntu重启、关机命令

重启命令 :
1、reboot
2、shutdown -r now 立刻重启
3、shutdown -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
4、shutdown -r 20:35 在时间为20:35时候重启

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重启的话,可以用shutdown -c命令取消重启

关机命令 :
1、halt 立刻关机(一般加-p 关闭电源)
2、poweroff 立刻关机
3、shutdown -h now 立刻关机
4、shutdown -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

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关机的话,可以用shutdown -c命令取消关机

 

1.shutdown

shutdown命令安全地将系统关机。
有些用户会使用直接断掉电源的方式来关闭linux,这是十分危险的。因为linux与windows不同,其后台运行着许多进程,所以强制关机可能会导致进程的数据丢失﹐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﹐甚至在有的系统中会损坏硬件设备。而在系统关机前使用shutdown命令﹐系统管理员会通知所有登录的用户系统将要关闭。并且login指令会被冻结﹐即新的用户不能再登录。直接关机或者延迟一定的时间才关机都是可能的﹐还可能重启。这是由所有进程〔process〕都会收到系统所送达的信号〔signal〕决定的。这让像vi之类的程序有时间储存目前正在编辑的文档﹐而像处理邮件〔mail〕和新闻〔news〕的程序则可以正常地离开等等。
shutdown执行它的工作是送信号〔signal〕给init程序﹐要求它改变runlevel。Runlevel 0被用来停机〔halt〕﹐runlevel 6是用来重新激活〔reboot〕系统﹐而runlevel 1则是被用来让系统进入管理工作可以进行的状态﹔这是预设的﹐假定没有-h也没有-r参数给shutdown。要想了解在停机〔halt〕或者重新开机〔reboot〕过程中做了哪些动作﹐你可以在这个文件/etc/inittab里看到这些runlevels相关的资料。

shutdown 参数说明:

[-t] 在改变到其它runlevel之前﹐告诉init多久以后关机。
[-r] 重启计算器。
[-k] 并不真正关机﹐只是送警告信号给每位登录者〔login〕。
[-h] 关机后关闭电源〔halt〕。
[-n] 不用init﹐而是自己来关机。不鼓励使用这个选项﹐而且该选项所产生的后果往往不总是你所预期得到的。
[-c] cancel current process取消目前正在执行的关机程序。所以这个选项当然没有时间参数﹐但是可以输入一个用来解释的讯息﹐而这信息将会送到每位使用者。
[-f] 在重启计算器〔reboot〕时忽略fsck。
[-F] 在重启计算器〔reboot〕时强迫fsck。
[-time] 设定关机〔shutdown〕前的时间。

例如:

/sbin/shutdown -h now-----立即关机;
/sbin/shutdown -h 20:49----20:49分关机
/sbin/shutdown -h +10-----10分钟后关机
/sbin/shutdown -r now -----立即重启
/sbin/shutdown -r +10 ‘The system will reboot’----10分钟后系统重启并给每个登录用户发通知
/sbin/shutdown -k now ‘The system will reboot’----仅给每个登录用户发通知并不真关机

2.halt—-最简单的关机命令

其实halt就是调用shutdown -h。halt执行时﹐杀死应用进程﹐执行sync系统调用﹐文件系统写操作完成后就会停止内核。

参数说明:

[-n] 防止sync系统调用﹐它用在用fsck修补根分区之后﹐以阻止内核用老版本的超级块〔superblock〕覆盖修补过的超级块。

[-w] 并不是真正的重启或关机﹐只是写wtmp〔/var/log/wtmp〕纪录。
[-d] 不写wtmp纪录〔已包含在选项[-n]中〕。
[-f] 没有调用shutdown而强制关机或重启。
[-i] 关机〔或重启〕前﹐关掉所有的网络接口。
[-p] 该选项为缺省选项。就是关机时调用poweroff。

3.reboot

reboot的工作过程差不多跟halt一样﹐不过它是引发主机重启﹐而halt是关机。它的参数与halt相差不多。

4.init

init是所有进程的祖先﹐它的进程号始终为1﹐所以发送TERM信号给init会终止所有的用户进程﹑守护进程等。shutdown就是使用这种机制。init定义了8个运行级别(runlevel),init 0为关机﹐init1为重启。关于init可以长篇大论﹐这里就不再叙述。另外还有telinit命令可以改变init的运行级别﹐比如﹐telinit -iS可使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﹐并且得不到使用shutdown时的信息和等待时间。

5.poweroff

关机,在多用户方式下(Runlevel 3)不建议使用.

用n升级nodejs

# 全局安装n
$ npm install -g n
# 升级到最新稳定版
$ n stable
# 升级到最新版
$ n latest
# 升级到定制版
$ n v12.13.1
# 切换使用版本
$ n 7.10.0 (ENTER)

安装完之后node -v 之后发现还是之前的版本呢,那么看下面

输入单独一个n 回车,通过控制上下键来选择你想要使用的node版本噢

有些小伙伴通过上面三步已经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版本了,但是有些小伙伴还是不行,那么不要着急,究极绝招来了,就是改node的环境变量,哈哈哈,一听到环境变量是不是一点都不陌生,那么接着往下看吧

a. 首先which node 找到node的安装目录,并复制我这里用默认目录代替哈 /usr/local/n/versions/node/10.0.0

b. 然后vim /etc/profile 在环境变量最后结尾部分加上
export NODE_HOME=/usr/local/n/versions/node/10.0.0
export PATH=NODE_HOME/bin:PATH

c. 最后记得source /etc/profile 让环境变量生效就可以了噢